2)第三零八章 我有后了!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重要可想而知,更何况自己还要利用这一次机会把参谋处推出去,给他们增加一些权力。

  于是朱由校转头对陈洪说道:“去把张维贤给朕找的。”

  “是,陛下。”陈洪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事实上,关于参谋处的建设章程,张维贤早就递上来了。只不过朱由校一直没有和他详细的谈,这一次要和他好好的谈一谈。

  关于参谋处的事情,还需要张维贤给自己掌舵。

  内阁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机构,只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内阁早就变了味。

  他们为内阁设立了很多规矩,比如非翰林不得入阁,这就堵死了不少人的上进之道。

  很多官员在外任踏踏实实做了不少年的地方官,但是却没有办法进入中枢,这是一种凉人心的做法,朱由校不想这么做。

  一旦机构成了某些人的专属,那么这个机构也就没有什么用了。

  至于搞军政分离,现在还有一些难度,这是后面的事情了。

  但是削弱内阁的权力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同时提拔军人的地位这件事情也很重要。

  虽然朱由校对以文御武的观念是认同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太过。

  关于以文御武,这条政策一直在坚持。

  宋朝制定的大方向,到了明朝发展到了巅峰。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中央集权政策。

  但是一味的踩低武人的地位,对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处,直接表现就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一点很不好。

  从对外战争上就能看得出来,战国时候,中央几国多么强大。

  随后汉唐都很强,甚至三国依旧很强。

  到了宋明,除了开国几代之外,武人的地位被踩的太低了,战斗力也直线下跌。

  这样很不好,所以朱由校要提拔武人的地位。

  当然了,也不能无限的提拔,老祖宗早就有了总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可偏废。”

  现在的情况就是偏废了,文官的地位太高,武将的地位太低,基层的军户更不用提,以奴隶为主,所以必须要改。

  在张维贤的计划里面,这方面有提及。

  甚至张维贤觉得参谋处既然是参谋军事的,那么就要以武将为主,所以在他的计划里面,勋贵和勋戚占了很大的比重。

  像戚金,虽然不是世袭勋贵,但是他们家也是世袭的将军。

  戚继光也是如此,很多募兵制上来的军官,最后也全都加封成了世袭的将军,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什么。

  所以勋贵和勋戚的地位很稳固。这一点是朱由校不想看到的。

  要改,只不过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改,要从长计议。

  如果参谋处都是武人,文官那边肯定也不同意,到时候很可能会演变成文武之争。这也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参谋处要有文官,何况大明有很多文官都很能打,这一点要考虑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