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大朝会(一):战时十八条_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官员

  总共四百多人。

  内阁辅臣和三公九卿都位列前排。

  皇极殿前广场上,整整齐齐站好了官员队伍。

  而四周,早已布置满了锦衣卫枢锐营的军士。

  时值秋季,凉风吹来,已经能让人感觉阵阵寒意。

  官员们站在广场上,在秋风中,有些瑟瑟发抖。

  他们从这排场,自然也都看出,今天的朝会,非同小可。

  最前边的六个内阁辅臣,也是心情焦虑不安。

  最近一个多月来,皇帝的行为愈发乖戾。

  经常让锦衣卫从带来一些平民进宫商量。

  全程都在锦衣卫安排之下,他们也探听不出是什么路数。

  就连这次大朝会,究竟是什么意图,他们也摸不清楚。

  不多时朱由检在锦衣卫侍从营的陪从下,登上皇极殿前的台阶,居高临下看着广场上的百官。

  百官行礼平身之后。

  朱由检让司礼监太监李凤翔宣读圣旨。

  圣旨宣布即日起,大明进入战时状态,实施如下制度,一共十八条

  第一、内阁和六部人员无需经过廷推,皇帝可以直接任免。

  第二、取消内阁和六科给事中的封驳权,皇帝旨意可直接下发全国各衙门执行。

  第三、新组建宣化部,负责宣传舆论。就由宣化司直接升格而成。各地成立宣化分司。

  第四、组织全国人口调查,查清人口数量、职业构成、文化水准。

  第五、改革科举,科举内容侧重军事能力,考察个人武艺、军事理论知识、练兵能力,同时按朝廷各部需求,分部分科决定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内容。具体方案由新内阁和礼部、国子监共同给出。

  第六、改革兵制,全面废除卫所兵制,卫所籍等同民籍。全面实行兵役制,定期退役制。

  第七、成立京师到地方的各级军校,培训军官

  第八、武将通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测试,可任职地方和进入六部内阁。

  第九、现任县、府、布政使司地方长官需通过军事能力测试,尤其是带兵能力和守城能力。不合格者淘汰更换

  第十、地方调查人口后,按比例抽取壮丁,组建地方常备军队训练。科举童生和生员成为军队训练骨干。

  第十一、扩充酒课提举司为课税提举司,从户部独立,全面征收盐税,酒税,茶税,契税、坐商资产税和营业税、市舶税,还有僭越税、狭邪税等。

  第十二、对大明全国粮食生产进行统计,朝廷有必要时可直接征调和按口分配粮食。

  第十三、对全国奢侈消费进行监督控制,对举报发现违规奢侈消费的行为,可没收当事人全部财产,全家发配充军。将三分之一财产奖励给举报者,剩余财产充公。

  第十四、全国各地对驴、马、骡、牛、船进行清查统计,朝廷和地方有必要时可直接征调使用。

  第十五、对全国冶铁、兵器制造进行清查统计,朝廷和地方有必要时可直接征调工匠。

  第十六、朝廷向各边镇军各级单位,派遣宣化使,鼓舞军心士气,整肃维持军纪

  第十七、各地驻军发现地方官民对抗朝廷财税和限制奢侈消费的措施,可没收当地富户乡绅财产,充当军饷。但不得侵害贫民。若是捏造构陷,军纪败坏,则要严惩。

  第十八,若消灭建虏,且全国不存在需动用五万以上兵力进行征伐,持续两个月以上的战事,可宣告战时状态结束。

  这十八条公布出来,就如丢下了十八颗炸弹。

  皇极殿前广场上的百官彻底陷入震惊之中。

  等李凤翔宣读完毕。

  场中,已是哗然一片。

  有厉声抗议的。

  有推搡同僚,要冲上前去和皇帝理论的。

  有瘫坐地上,涕泪横流,以手捶地的。

  当然更多的人是交头接耳。

  也有官员是静默以对,冷眼旁观。

  这场景就如同一锅沸腾的水一般。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