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待。和州之任,对年轻的刘文潜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而从刘晔表现的态度来看,还算满意。

  康王刘晔,从小好武略,有侠气,不满二十岁,就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可以说他这一辈子,都与战争为伴,不是在平乱制暴,就是在开疆拓土,如此三十六、七年,可谓一世英雄。

  然而,即便打心里不肯服老,但他的衰老却是不可逆的,退化的身体机能,以及遍布全身的陈年旧疾,那些隐隐作痛,都在时刻提醒着刘晔。他已经老了,既不复当初的年富力强,也不复当初的意气风发

  因此,刘晔也不得不考虑起继承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在平康六年(1012年)就已经提上刘晔的议程,而给刘晔的选择,也实在不多,毕竟他一共就两个儿子长成(其余全部夭折),长子刘文洮,次子刘文潜。

  嫡庶之别是不用考虑的,因为二子都非嫡出,刘晔在最初也依常例将长子刘文洮视作继承人,毕竟年纪大一些,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心感。

  但在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观察后,刘晔不得不放弃长子,实在是这个长子太过文弱、秀气,打不得仗,杀不得人,面对那些作乱的蛮夷,都是心慈手软,犹犹豫豫。驾驭下属,一味以宽,让他去安抚佛门,完全不明白“以佛制伊”的真实,而刘文洮真就去笃信佛陀,用心研习佛家教义,找那些高僧大师谈禅论道。

  总而言之,除了孝顺之外,刘文洮没有一件事是能让刘晔满意的。如果在中央帝国,那倒也就罢了,文弱不是大问题,还能做一个太平之主。

  但康居是什么地方,中亚又是什么地方,这里群狼环伺,里里外外都充斥着强人,一只文弱的绵羊,是无法带领群狼的,刘文洮实在不具备任何一项康居王该有的素质。

  另一方面,康居国也正当一个十分关键的发展阶段,目前的成果以及稳定,都离不开大汉帝国的支持,以及刘晔强悍的征伐与压制,而这份成果能否真正巩固下来,还需要看接下来一到两代的经营。其中第二代康王的存在与表现,将格外重要。

  这些因素也导致,刘文洮的出局,成为了必然。至于嫡长制那一套,也是要分时候、分地区的,至少在西域中亚地区,是没有太大市场,也没有那么多完全信奉教条的人。

  要知道,在安西三国的上层,帝国权贵家族中庶出者可占绝大多数,一定程度上,大伙可都算是嫡长制的“受害者”,即便其中很多人在功成名就后,便活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也开始依嫡长规则选择继承人,但在这方面,并不死板。

  当然,这与安西三国所处的国家地理以及政治军事环境有关,在这里,需要的是强人,是头狼。

  刘文洮出局,刘晔也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当时还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