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8章 混乱如麻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平静呢?没有!肯定没有!连他都在得知横渡成功后一夜没睡。相信再过几个小时等欧洲进入白昼,那边会更加乱套。当然,这也正是选择在马歇尔访华期间公布战报的目的,用一场旷世大胜来明确中国的地位!让欧洲和美国的战略愈加混乱。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潜在敌意增强,但现在主动权在中国这边。

  所以他的手和马歇尔一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自己塑造成资主义英雄再说。然后又和老朋友詹森握了握手,等多诺万自我介绍时,佯装不认识般多看了几眼。

  多诺万当然不知道世界上居然会有听到自己名字,就知道职位和新情报局这种不合常理的存在。身为律师的他对杨秋很感兴趣。尤其是一转眼就把自己比喻为自由和资的代言人的做法,更将政客们的不要脸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秋也不会对现在这位没名没分的中央情报局长有多热情,聊了几句后开始带他们参观工厂。和马歇尔的心不在焉不同,多诺万更注重现实。不仅参观仔细还询问了大量关键问题,如果不是之前针对他有过详细准备。估计安全人员已经要采取隔离行动了。

  “那个就是罗斯福的新情报局长?”戴雨农站在角落里,胳膊轻轻撞了撞认真观察的阎宝航。

  “是的,听说是罗斯福的同学,之前一直在当律师。”

  一听说是律师,戴雨农还有些轻视,但得到关照的阎宝航却上了心,目光一直跟着多诺万轻轻说道:“戴局长还是小心些的好,能被罗斯福看上的人,恐怕都有几把刷子。”

  两人观察多诺万时,他已经拿着笔记跟在队伍后面钻入了设计部大楼。不知道是不是心情好,这次杨秋不仅开放了许许多多重要工厂,还首次开放了一些设计部门。虽然他出身律师,但却富有敏锐地情报嗅觉,即使明知中国人不会真的掏心掏肺,但还是能通过一些细节看出端倪。

  可以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形容中美航空工业。“中国在工厂,美国在实验室。”

  站在他的角度,中国其实并没有像传说中那样航空技术领先世界,美国也能做到甚至更好。比如轰七,美国有同级别的b17和研制中的b24、轰五有b25、运五有dc-3、运八美国有波音307、运九有dc-4。只是在设计理念、外形等细节上有些许差异。好比面前的轰七,和b-24气动布局类似,但机体较大,机身扁平弹仓宽度增大,还把卷帘门弹仓改成固定舱门,采用效率更高视野更好的双联电动炮塔等等。

  差别在于中国已经全速量产,美国还在磨磨蹭蹭。但这不代表落后,而是美国现在没有战争压力。

  最关键的是,国还没能彻底完成类似英美德的工业国转换。

  他看过一份详细的中国工业发展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