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5章 两道题_这个衙门有点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字。

  是左手边的那个偏殿。

  吕方向着左边偏殿走去。

  到里边,是一张张排列整齐的书案,相隔大概两米宽。

  有椅子。

  笔墨砚台都已经准备好。

  他在里边找到贴有自己姓名的那张书案,坐下。

  旁边的两位,都是不认识的生面孔。而且都是留着胡须的老贡生。

  点头致意。

  待偏殿内的坐席全部坐满,没几分钟,正殿内太监的声音又响起来,“发卷……”

  随即就有吏员进来分发考卷。

  这回,试卷的题目简略到让诸位贡生都不禁露出诧异之色。

  以往大渝殿试的题目,动辄数百字,甚至有超过千字的时候,题目也通常是四道。

  而此届,竟是只有两道题,且只有寥寥十数字。

  其一,“若逢灾年,何以骤富国库之粮。”

  其二,“为官当如何?”

  看起来很简单的两道题目,但实际上显然不那么简单。

  吕方刚刚看到考题,就微微皱起眉头。

  这两道题,简单有简单的答法,也许几十个字就能答完。但复杂也有复杂的答法,尤其是第二道。

  为官当如何,这其中可以说道的东西就多了。

  审题。

  他觉得,要想在殿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首先得弄明白梁翰民为什么会出这两道题做为考题。

  第一道,若逢灾年?

  这怕是个幌子。

  他不由自主地想,只怕是梁翰民有心在边疆和大辽等国来场大的。说是应对灾年,实际上怕是想筹措粮草应对战争。

  不然,又何来“骤”这个说法?

  大渝国库本就年年都有储备粮,用以对抗普通的天灾足够了。也只有大战时,才可能需要快速筹集粮草。

  而第二道……

  他还真有点拿不准梁翰民的想法。

  这是想甄别这些贡生们的为官理念?还是想给“为官之道”定个总纲?

  若是不为那些崇拜值,吕方也就懒得费这些脑筋,随便应付了事。但现在,却也想试试能否争个状元。

  他仍是迫切地需要提升自己的实力。

  过半晌,看着旁边的贡生们都已经在提笔疾书,吕方也开始拿起毛笔,书写起来。

  心中自是已有答案。

  且相当的简单。

  第一道。

  以圣恩换勋贵之囤粮。

  他知道,别的那些贡生大概都不敢像是自己这么做答,哪怕是和自己想到同一个点子上。

  因为他们怕,怕那些勋贵。

  但他不在乎。

  这天下谁手里的囤粮最多?

  还不就是那些占据着大多数良田的勋贵、权贵们么。

  而他们想要的,不就是功名利禄而已?

  只要梁翰民操作得当,用这些从他们手里换取粮食,譬如用粮食来捐个什么爵位之类的,很可能就是双赢的事情。

  他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比这更快的筹措到粮食。

  第二道。

  吕方的答案同样简单。

  利己者,一时享乐,遗臭万年。

  忠君者,一朝荣宠,功过难定。

  为民者,难享乐,却必能流芳百世。

  他知道,肯定会有许多贡生洋洋洒洒的写许多东西,譬如应该刚正不阿,为国为民,又或是两袖清风、嫉恶如仇等等。

  但那样,也就必然落入俗套了。

  不过短短两分钟的时间,吕方便将答案写在卷上。然后,拿着卷子向正殿走去。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