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名将凋零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整个幽州的分田工作不断没有慢下来,还飞速向前推进。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王宁安手上的民夫翻了好几倍。

  没有百姓愿意失去田地,没有别的,还有一双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民夫的队伍,不计报酬,主动帮助朝廷做事。

  幽州大地上,多了一条条长龙,百姓们推着独轮车,上面会放置两三块青灰色的水泥板,目的地就是山海关等五大关城!

  百姓们满怀好奇,他们将水泥板送来,却舍不得离开,一定要亲眼看看。

  遍地的工匠,在打好地基之后,将一块块的水泥板搬到城墙上面,大家喊着号子,一堵厚实的城墙就出现了。

  建城工作,就像是搭积木一样。

  从上头俯瞰,三丈多宽的城墙就像是一个三明治,最外面是坚固的水泥板,确定了城墙的格局,起到保护作用,挨着水泥板,是两层砖墙,最中间是泥土。许阳亲自指挥着,工人们动作极快,眼瞧着城墙越来越高。

  五尺、八尺、一丈、一丈五……渐渐的雄伟的山海关露出了真容。

  方周20里,四面建有瓮城,城墙高达两丈五,加上女墙,超过三丈,高大雄伟,就好像一个顶天立地的武士,守在了山海之间,将长城的门户牢牢看好!

  水泥的出现,绝对是一个超级作弊神器。

  以往建城,要用三合土,一层层夯实,内外还要罩上青砖,速度根本快不了。

  原来的流程是先打好地基,然后工匠们准备三合土,铺到地基上,用石磙压实,一层结束之后,再进行下一层……施工和备料交替进行,十分缓慢。

  可是有了水泥,就能将筹备和施工分开。

  多地一起制作水泥板,而修城的工人只需要堆砌,不用管原料的问题,效率提高了几倍不止。

  各地作坊先造好需要用的水泥板,长宽各两尺,厚五寸,运到了工地之后,建筑工匠只需排列好,用水泥粘合起来就行。

  等到两三天的功夫过去,硬度堪比砖石。

  在水泥出现之前,粘合剂一直是老大难,有地方用石灰,有的用糯米汁,用鸡蛋清,还有用动物血的……这些东西,不是粘度不够,就是来源困难,造价昂贵,都远远不及水泥便宜,效果好!

  还有更丧心病狂的。

  比如某些需要坚固的城墙犄角,干脆就用混凝土灌,想想吧,一块十米厚的水泥坨子,别说辽兵了,就算是拿大炮轰,也未必轰得开。

  三个月期限,许阳只用了两个月20天,就把山海关给弄了出来。

  ……

  一座气势磅礴的关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负责运送水泥板的民夫们目瞪口呆,惊得闭不上嘴巴。

  这就是大宋的实力!

  这就是文明的碾压!

  比杀戮更有震撼力的就是创造!

  目睹了山海关建设过程的百姓,回到家中,无不眉飞色舞,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