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分析总结_变成吸血鬼是什么体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了一次烧伤实验,而不像刀伤,进行过反复、大量的针对性“训练”,又有和巨型猫头鹰的那两场肉搏大战。

  所以这更说明,灼伤的恢复速度比刀伤慢,应该是灼烧后的伤处对于恢复有抑制作用。

  烧伤和日出后对创伤恢复的抑制时间几乎相同,这是巧合?

  或者是这两者间,其实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向坤暂时也没有去深想,只是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回头可以从研究烧伤的角度切入,看看能不能找到解释他日出后身体机能受抑制原因的途径。

  而且等到下一次遇到和他一样的变异生物时,他也知道了一个有效的杀伤方式——火烧。

  接下来向坤便开始整理今天在咖啡厅的训练过程,将对39位目标的“观察”过程和结果都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数据化。

  比如的把感官信息分为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嗅觉信息三大类型,每得到一条信息,就在对应的信息类型下+1。

  而通过获取的信息,可以直接得到有效的判断结果的话,便在判断结果上+1。

  仅就这个训练项目而言,只有和目标的职业、真实身份信息相关的才算是“有效结果”。

  比如观察女3的时候,通过:

  香水味(嗅觉信息+1);

  笔记本屏幕左上角打的字(视觉信息+1);

  去吧台了原味松饼和水果沙拉(听觉信息+1);

  看到了长相和妆容(视觉信息+1);

  键盘敲击声(听觉信息+1)。

  判断:

  女3是一名作家(有效结果+1)。

  至于女3的登录密码、写的书名、笔名、微博、甚至邮箱密码等信息,都不是有效结果。

  除了“笔记本屏幕左上角打的字”这条视觉信息外,其他的4条感官信息都是冗余信息。

  他最高效的“观察”方式,应该是直接就锁定女3的屏幕一角,从她打的字判断出她是一名作家后,就立刻转移目标。

  这是他接下来应该要采用的训练方式:尽量用最少的信息,得出需要的结果——单就这个训练中,“结果”是判断职业。其他的训练,也可以把“结果”替换成“是否对他有敌意”或者“是否有威胁到他的能力”。

  毕竟他现在要训练的,只是初级的、快速的观察,是要高效率地对诸多目标进行快速的判断,讲究的是一个快字,而不是锁定特定目标的深入窥探和观察——那应该是下一阶段的训练目的。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向坤得出了结论:

  1,视觉依然是最有效、直接和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毕竟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获取信息的速度最快,也是一般人最为依赖和习惯的感官能力。

  比如直接从年龄、制服、携带的书本或其他带有身份标识的物件,瞬间判断出对方的身份。

  2,当视觉上无法直接得出结果的时候,声音和气味信息才是重要的辅助。当然,有时候声音和气味,也可以带来和视觉一样直接的判断依据。

  比如有时候对方与人交流时直接将向坤需要的信息说出,或是身上的气味有极强的特殊性、标识性。

  3,要提高观察、判断的效率和成功率,还需要继续大幅地扩充他的感官“数据库”。

  比如在观察咖啡厅里的女4时,如果向坤熟悉各银行制服的话,可以一眼就判断出女4是哪个银行的。

  如果他之前去过那个银行,对那个银行里某些独有的嗅源熟悉,又从女4身上嗅到那个气味的话,也可以一下就凭气味判断女4是工行的,甚至具体到了某个营业点。

  当然,对各种感官信息的收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他也不是电脑,没法做到把所有接触过的感官信息全部记下,何况就是电脑,硬盘都还有容量限制。

  从根本上来说,他现在进行的这些训练,并不仅是感官训练,更多的其实是大脑思维方式和反应速度的训练。

  在确定了接下来的训练方式后,向坤便起身前往厨房。

  自从搬到这套房子后,他进入厨房就基本只有两件事——替兔子铲屎和喂食,以及宰兔子饮血。

  但今天晚上,他却要做一件自从身体发生异变后就几乎没做过的事——做菜。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