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章 琼州工业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煌言当然知道汉人商贾坑骗苗黎百姓的事情,不过这些事他还真的没有在意,总觉得既然是交易,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官府不该干涉。

  可是郑经的一番话让张煌言明白了,商业活动没有那么简单,任何的行为最终都会导向到官府,百姓被奸商坑骗,他们在恨奸商的同时也会恨官府。

  不管这个官府是否无辜,这笔账都会算到官府头上,官府收了百姓的赋税,自然要承担百姓的一切不满。

  大明朝的官府就是因为只想着收税,不想着负责任,致使百姓对官府彻底的失去信任,最后权力落到了士绅与宗族的手中。

  一个宗族族长竟然有判人死刑的权力,这样的宗法凌驾于国法之上的行为绝对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官府不想承担责任,这部分的权力空间就会有人填补,郑经当然不愿意将官府的权力拱手让给士绅宗族,瓦解宗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工业发展,让各个小家庭在不依靠宗族的情况下能够独立生存。

  苗黎山寨就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只要郑氏官府推动工业生产,吸引大量的百姓下山加入工业化浪潮,必然会影响山寨首领的权威。

  山寨首领的权力就会大幅缩水,最可能反对苗黎百姓下山的一定是山寨首领,他们会用各种的方法污蔑官府的行为。

  官府要做的事就是在推动苗黎百姓下山的同时,宣传百姓下山的好处,只要百姓下山就一定能过上比在山寨里更好的生活。

  当然这个宣传必须要落到实处,只要苗黎百姓发现下山的生活强过在山寨里的生活,山寨首领再说什么话都无法阻挡百姓的下山的决心。

  张煌言并不明白,工业化生产将会释放出多么庞大的生产力,在崖州建厂首先要选择有河流的地方,然而崖州并没有太大的河流,只有一条安远河。

  不过以目前郑氏的生产能力,这样一条小河提供的动力足够支撑起一个小型的棉纺厂运转。等到规模发展起来,琼州府的诸多河流都可以成为建厂的选择。

  华夏百姓对于水力的利用已经非常成熟,主要郑经提供一个合适的点子,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了工官何斌率领工匠进行水车的建造。

  纺织机械,郑经暂时决定先使用华夏传统的纺织机械,这些机械虽然比起西夷的纺织机械已经落后于时代。

  不过胜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为培养纺织工人的入门机械,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机械。

  等到纺织工人熟练之后,相信约翰牛那边也该有了消息,约翰牛的纺织机械也差不多运到,东西方的纺织机械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之后,也许就能给工匠们提供出不一样的灵感,再有郑经从旁点拨,相信珍妮纺纱机会第一个在华夏大地上诞生出来。

  安排完纺织业的布局,郑经又去盐场视察了一圈,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