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一章 巡视(七)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代朝廷将盐铁官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敛财。

  通过强加在食盐上的赋税掠夺民财,这样的垄断使得本来没有多少成本的食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百姓从事体力劳动,又离不开食盐,这就让官府通过食盐对百姓进行二次盘剥。

  我郑氏虽然也是官营食盐,但是我们并不指望盐税来进行财政开支,因此我们的食盐价格可以压的很低。

  百姓在市场上买盐,琼州府与承天府的价格都差不多,一斤不会超过五文钱。”

  “王上说的是,如今我莺歌海盐场一年能够生产精盐两万万斤,其中大半都是销往北郑、吴军,以及南洋各地,我们对外销售的精盐,出厂价就是至少十文钱,比我们在自家地盘上的零售价格还低五文钱。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外地的私盐根本就不可能在我郑氏的地盘上存活,我们的零售成本比他们的生产成本还高,他们还怎么能竞争的过我们。

  反倒是不少私盐贩子从我们的市场上购买精盐,向大陆秘密倾销,不过这种小打小闹的销售成本高昂,并不占什么优势。

  要说还是吴军这样的大户,每年的采购都在千万斤以上,盐场发给鸿基基地的精盐一斤按照四文发售,鸿基基地发给吴军按照十文发售。

  同样我们发给崖州批发基地的精盐也是四文一斤,崖州批发基地发给南洋各个客商的价格一般定在十文到十五之间,最低不会低于十文。

  而我们对郑氏辖地的精盐销售都是采用直销模式,也就是各地拿到食盐销售许可的商人,凭借食盐销售许可在我盐场缴纳押金提货在各自的销售范围内销售。

  每销售一斤盐可以提一文钱的毛利,盐商的售价必须统一按照五文钱进行销售,一旦发现有人加价销售,立即取消食盐专卖资格。”

  郑经略一盘算,便算出来,单是莺歌海盐场一年生产的食盐出场价格就能给郑氏带来八十万两的毛利。

  这还不算鸿基基地与崖州批发基地的食盐溢出效益,这两个基地的利润加起来不必盐场的利润少。

  而生产食盐除了建设盐场,制造风车动力以及维护的这些成本之外,剩下的只是人工成本。前两样都是都是一次性投入成本,只有机械动力的维护需要一些持续的投入。

  想到人工成本的投入,郑经随口问道:“盐场现在有多少工人在工作?”

  “回王上!目前盐场有五百多工人工作,一年的人工成本大概在两万两左右,这还是包括了工人的伙食费。”

  郑经点点头说道:“盐场还要继续扩大规模,同时也要进行技术储备,将来我们肯定要大规模进入大陆市场。

  从琼州府向大陆运盐成本太高了,必须要在各个地方建设盐场,在没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下,就近生产才是降低百姓食盐价格的最好办法。

  我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