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八章 吕宋的现状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兴文没想到郑经时隔这么久还能记住在吕宋的一个小人物,心中更是惊骇万分,一件小事延平王都能记得住,那么一些大事岂不是更会牢记心间。

  郑经不知道岳父的心中所想,即使知道也会不置可否,他可没那过目不忘的本事。能够记住林三枪,那是因为林三枪是个天生的领导者,这个人在移民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

  唐兴文给郑经介绍了林三枪的事迹,这个林三枪有勇有谋,不但挽救了众多百姓的生命,还能舍己为人,以身犯险为郑军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吕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事后侥幸活下来的林三枪受到了郑经的接见,这位英雄对赏赐并不在意,一心记挂着自己的妻儿是否安全。

  如此有担当的汉子,非常符合郑经的审美观点,郑经特意指示当时驻扎在涧里的谢永常帮忙寻找林三枪的妻儿。

  结果好巧不巧,林三枪的妻儿就是那个从地窖里爬出来找军队讨食的土人女子和她的儿子,夫妻团聚之后,林三枪成了重建后的涧里镇镇长。

  这样一个英雄被郑军树立起来,当成了宣传的榜样,林三枪也不负众望,担任镇长之后就积极与吕宋府附郭县马县交涉,为涧里百姓争取更多的好处。

  在郑氏开始推广大农场之后,各家农场都缺劳工,林三枪在带着百姓耕作的之余,便带着百姓组成捕奴队,四处抓捕土人劳工。

  抓住的这些劳工,转手卖给各家农场,就能获得不菲的利润,对于抓捕土人劳工这件事,涧里的村民没有一人反对。

  他们对土人个个都是仇深似海,这些年没少在土人手里吃亏,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命被土人伤害,要说涧里百姓最恨什么人。

  斗牛国人都只能排第二,排第一的肯定是这些没有底限的土人。

  唐兴文提起林三枪是因为这个小官的作为非常符合延平王要求的官员标准,藩府完全可以将林三枪作为一个一心为民的官员当成典型来宣传。

  这种宣传肯定会让传统的读书人不屑一顾,他们会认为一个刚拔出泥腿子的小吏懂什么做官,不过是一个听人使唤的下贱货而已。

  可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林三枪可能就是他们身边的张三李四,更具有可复制性,老百姓会以林三枪为学习的榜样,就算自己当不了官,也会鞭策自己的娃做一个像林三枪这样的好官。

  郑经没想到岳父竟然能有这样的思想,要知道唐兴文真要这么做了之后,就彻底的跟士绅决裂了,一个读书人竟然会去为一个杂途出身的小吏张目,实在是有辱斯文。

  你唐兴文更应该做的是提携后辈,让读书种子能够坐上大堂,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你读过的圣贤书。

  不然怎么会有门生、座师这些裙带关系。本质上就是形成一个互相声援的利益共同体,出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