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章 余震瀚的觉悟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找到贪腐者的漏洞,何况就目前这些地方官,贪腐的手段如此低级,那更是一查一个准。”

  “监督部门没有抓捕之权,对地方官并不能形成震慑,就算是掌握证据,在证据的传递过程中,也有可能会莫名其妙的遗失。

  地方上盘根错节,根本不是一个外来的官员凭借朝廷的威严就能震慑的,他们最多只会阳奉阴违,事情做得更隐蔽一些而已。”

  这余震瀚是豁出去了,把自己这些年为官的经验,以及受到的地方掣肘全部抖落出来了,让一旁的吴胜藻与宋瀚听得瑟瑟发抖。

  “这就是寡人要打掉士绅把持乡村的权力,皇权不下乡这种事必须杜绝!”

  “打掉士绅一样没有用,士绅有稳定的收入,顶多只是吃一些百姓投献的土地,用身份换取收益,真正垄断乡村的是宗族。

  族长的话比皇帝的圣旨更管用,每一个乡村基本都是一个宗族的社会,尤其是一些古老的乡村,那更是多少年的坐地老户。

  这些宗族通过与邻村的联姻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对村内的普通百姓压榨,对外对抗官府,甚至还建起寨墙、碉楼与官府对抗。

  广东一地每年因为土客村庄争水发生的械斗不计其数,都是宗族之间互相争斗,就是官府都只能在中间和稀泥。”

  郑经知道余震瀚讲的是实话,广东历史上大的战乱没有多少,所以人口繁衍速度很快,加之山多地少,又有不少北方的汉人衣冠南渡在广东扎根。

  这些北方汉人就当地的百姓称作客家人,而广东本地人又被客家人称作土人,两方的争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老户与新来户的争斗。

  换了别人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在郑经这里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百姓之所以依赖宗族,是因为离开宗族之后很难生存。

  若是百姓发现不依靠宗族也能活的很好,谁还会在乎宗族族长的话,琼州府的那些苗黎山寨就是一个例子。

  年轻人在工厂里找到收入稳定的工作,过上了比在山寨里好几倍的生活,谁若是让他们回到山寨继续被寨主剥削,他们会跟谁拼命。

  广东也是如此,解决宗族最好的办法就是工业化转移农业人口,同时通过移民将多余的人口转移到南洋。

  “土客矛盾也好、宗族问题也罢,究其原因还是百姓的生存资源太少,离开宗族的互助,无法生存。

  若是官府能够为百姓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百姓就算不依附宗族也能好好生活,宗族还能对百姓有多大的影响。

  土客矛盾更好解决,把愿意出海谋生的百姓移民到南洋,土地空闲出来,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争斗了。”

  “把百姓移民到南洋,那地方上人口少了税收不就低了?”

  “这就是要进行土地税收改革的原因啊!移民出去的都是失地的百姓,与其让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