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六章 华清京畿条约(四)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廷敬冷笑一声道:“明珠大人,若是所有人都能读书,大人还能役使谁。谁还愿意给你当牛做马。您府里的那些丫鬟、小厮会甘心一辈子都活的不像个人吗?”

  “这些奴婢都是贱籍,不当奴才又能干什么,朝廷对奴籍的限制你陈子端又不是不知道。”

  “朝廷!您说的对,可是若是朝廷没了呢?”

  明珠惊恐地睁大了眼睛,问道:“你是说海寇若是得了天下,这奴籍恐怕是没有了。确实细作回报说郑氏在几年前因为郑泰事件,已经取消了奴籍。

  不过海寇真敢这么干,不怕整个天下都群起反对吗?”

  “这才是关键啊!海寇若是能得天下,必然会为了争取贱民之心,宣布取消奴籍。”

  “我大清只是暂时遇到了困境,怎么可能让海寇得了天下。”

  与陈廷敬激烈的态度相比,张英却很平静,陈廷敬说的这些危机他也能看得到,而且他还看到了更大问题。

  若是这些士卒退出兵役返回家乡,这些在军队中得到良好待遇的士卒,回到家乡也会妥善被郑氏安置,他们会成为郑氏海寇维护乡间稳定的基石。

  以后的乡下,乡绅的话语权一定会被压制,乡绅在乡下没有了话语权,那跟土财主就没有任何的区别,不过是一只大一点儿肥羊而已。

  张英想的是这种制度与现行的乡绅制度的优劣,现行制度是乡绅制度,朝廷与乡绅分管着这个国家的上层与下层,中间部分便是连接上下的官员。

  这个制度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乡绅权力太大,大到了能够反噬国家体制,腐烂国家的赋税根本,大明朝的前车之签并不遥远。

  张英现在还无法判断海寇的这种将上下都控制的制度是否行之有效,历史证明先秦的上下都管并不能为国家带来好处,还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

  第二天的谈判继续进行,接着就商税问题扯皮。

  满清方面也在昨晚私下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必须要保证税款由朝廷自由支配,至于百分之五就百分之五吧,海寇能有多少商人,又能带来多少税收,最重要的还是农桑税赋。

  在谈判一开始,纳兰明珠便提出,其他的条件可以答应,但是商税必须按照百分之八收取,同时朝廷可以允许郑氏对这笔税款进行监督,但是只要不是针对郑氏的拨款,郑氏不得阻拦。

  周全斌果断回绝了明珠的提议,并且明确表示商税华夏方面也可以做出一些让步,提高一个一个点,按照百分之六收取。

  不过这笔税收不得用于军事作用,不管是针对任何人,华夏商人的赋税应该用在民生上,而不是用在暴力用途。

  双方的扯皮来回拉锯了几回,满清方面发现周全斌已经坚决不再让步,便点头应下了这一条。

  在进行第十一条谈判之前,明珠再次提到关外,希望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