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四章 修河与宫室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岸疏松的黄土层,二者叠加导致了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陈永华心中大震,自古修河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华夏王在还没有统一天下之前,竟然第一个就想到了修河,看来华夏统一之后是有的忙了。

  “大王!这治理黄河的根本是什么?”

  “首先要沿着黄河以及黄河各个支流的两岸植树造林,依靠树木庞大的根系稳固黄河两岸已经被破坏的泥土,其次就是要利用水泥砂石混合成的混凝土对各处的河堤进行加固,确保河水的冲刷不会将黄河两岸的河堤冲垮。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初见成效,上游的治理初见成效之后,接下来就要对下游的河道进行重新规划,如开封段这样的地上悬河必须要重新选址进行改道。

  而改道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程,必须经过周密的落差计算,保证河水流动顺畅,不然一旦遇到大雨年份,决堤就成了必然。

  为了保证治河政策的连贯性,寡人决定设立一个新的部门——水利部,这个部门主管天下所有江河湖海的水利建设,是一个实打实的花钱部门,这个部门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各级官吏,入选的官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滥竽充数者坚决剔除出去。”

  “大王!这样不停的增加行政部门,将会大幅增加国库开支,长此以往我们的国库能够支撑的住吗?”

  “若是故步自封,不求上进,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那就是必然出现之事,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只有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赋税才能节节攀升。

  开源的同时还要节流,严格控制任何不必要的开支,把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今天站在城楼上的臣工,哪一位出去之后都是说一句话、批一张条子,都能调动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两银子国之栋梁。

  你们身上的责任重大,你们动动嘴、动动笔,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就有可能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掉,除了国家将要推动的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超大工程,诸位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慎之又慎。”

  说着郑经拍了拍身后一根两人都无法合抱的梁柱说道:“大家请看,这样的大木如今在平原地区已经绝迹,想要使用这样的大木建设宫室就要从巴蜀、云贵的深山老林里采伐。

  这样一根大木从深山老林砍伐下来,再千里迢迢地运到京师,需要花费多少钱粮、民力,这些钱粮、民力本可以用在国计民生的大事上,然而历代君主为了彰显自己的高高在上,却花费了大量的民力、钱粮建筑这些宫室。”

  说完这番话,郑经便带头从马道下了城头,顺着中轴线上金砖铺就的御道向着端门走去。众文武连忙亦步亦趋地跟在郑经的身后,仔细琢磨起郑经的话。

  建造宫殿的大木对于明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