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全面收缩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法估量的。”

  郑经深吸了一口气,叹息道:“这其实就是我们夺回承天府的后遗症,既然成了敌人,那就认真应对,只要我郑氏上下团结一心,红毛夷就别想占到任何的便宜。”

  陈辉也是感慨道:“大明之败,就败在了不能上下一心,如今我郑氏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严禁内斗,我们的力量本就不多,若是再内耗下去,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这一点,郑经也是深以为然,对周全斌、陈辉二人深施一礼道:“这正是寡人所想,思明州就拜托两位将军了。”

  郑经离开思明州带着郑泰前往金门,主持金门的后撤事宜,思明州留下五千陆师交由周全斌指挥,这些陆师士卒都是经过挑选,所有士卒都有家属,家属都后撤到了承天府。

  二十艘二号福船,再搭配二十艘海沧船、十艘快船交由陈辉指挥,共计五千水师官兵,选拔条件同样是有家属后撤到承天府。思明州的百姓撤走之后,岛上的存粮便充裕了起来,郑经大手一挥给留守的一万人马留下足够半年的军需。

  并且还承诺,每三天给会派船给守岛官兵送一万斤鱼虾,用以补充士卒的营养。这个待遇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周全斌与陈辉却知道这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他们可是在承天府见证过延平王捕鱼的奇迹,一万斤对于郑氏来说也就是两三艘捞两网的数量。

  有了充足的补给,郑氏大军除了吃饭就只剩下训练,周全斌与陈辉都是郑氏的悍将,可以说是郑氏目前最能打将领。

  把这两人留在第一线是郑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尽管这二人在另一个时空都投降了满清,那都是在势穷之时的无奈之举。

  这个时空二人的家眷都被郑经后撤到承天府,若是还能让二人投降了满清,那就不是二人的问题,是自己这个领导者不够格。

  金门与思明州之间隔海相望,最近的距离只有二十多里,甚至站在高处都能望到对面的灯火,两岛之间本就属于唇亡齿寒的关系,思明州后撤之后,金门就会孤掌难鸣。

  别说郑泰已经被郑经控制,已经完成了利益交换,就算是郑泰没有被控制,这个时候摆在郑泰面前的也只剩下了两条路,第一条就是按照郑经的要求后撤到承天府,第二条就是投降满清。

  这个时候金门完全没有投降的土壤,毕竟满清还没有大兵压境,能不剃头,谁愿意后面拖个猪尾巴。

  金门的老百姓大多数是不愿意后撤到承天府的,毕竟他们好不容易在金门岛上安置下来,家家都有一艘小渔船,还能分上一两亩的土地耕种。

  虽然说因为战事频繁,老百姓的税赋很高,但是毕竟还是能够活下去,大海上物产丰富,撒下一网,不说别的一天的吃食应该还是能够解决的。

  不至于如西北大旱的时候,活不下去那是真的活不下去。

  这个时候就看出了控制郑泰的好处,有了郑泰的帮助,在百姓中间现身说法,老百姓最后还是选择了信任郑氏,毕竟郑氏在福建百姓中威望还是非常的高。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