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肉食的重要性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臣们倒是不觉得延平王这话有什么问题,他们的关注点也不在农业上,战场杀敌才是将军们思考的问题,文臣们想起了前几个月劝谏延平王的奏疏,一个个羞愧地低下了头。

  整日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教,然而却从来没有想过亲身去践行,曾经的复社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更是羞愧难当。

  想起年轻时的荒唐事,方以智就觉得延平王这就是在说年轻时的自己。做为受邀观礼的嘉宾,方以智叹息一声说道:“王上!这就是儒生们通病,下笔千言落到实处却空无一物。臣建议以后的科举选拔官员,必须加入实学内容,而且实学内容不达标,一律不录用。”

  郑经击掌道:“密之先生此言乃是谋国之言,不过这事却不能着急,还需要从长计议。不知密之先生的教材编纂的如何了?”

  “回王上!蒙学的教材已经编纂完成,现在正在校对,校对完成之后就交付印书局进行印刷!”

  “密之先生辛苦了,能者多劳,先生还要抓紧培养蒙学的教师,两府之地在两年之内要把蒙学全部铺开,所需钱粮寡人自会优先拨给。”

  “只要钱粮充足,臣保证两年之内将蒙学全部铺开!”

  郑经点点头,又叮嘱道:“密之先生也要精打细算,如今我郑氏到处都需要钱粮,不敢有一文钱的浪费,还请密之先生海涵!”

  “臣明白!我郑氏以两府之地与满清相抗,每一文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若是有人敢于贪墨,臣第一个不答应。”

  众臣在说话的工夫,一亩地的红薯全部被挖了出来,户官郑省英禀报了称量出来的亩产量,划定出来的一亩地亩产五千斤。

  考虑到这是试验田,照顾的细致,要高出百姓种植的产量,最后众人将亩产量定为了四千斤。剩余的十多亩红薯也在众人齐心协力的挖掘下,半天时间不到就全部挖掘出来。

  郑经让人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烤炉,一盏茶的时间,烤红薯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众人在试验田里实实在在地吃了一肚子的烤红薯,发现这烤红薯还真是不错。

  张有德感叹道:“这番薯完全可以当做主粮,丰富我华夏百姓的食谱,有了这高产的作物,我华夏百姓将再无饥馑之忧。”

  郑经摇头道:“这东西当做主粮可不行,偶尔吃一两次还行,若是长时间以番薯为主食会让百姓变得羸弱,会毁了我们华夏子民的。”

  “王上,臣感觉这东西口感甜糯,吃完还很有饱腹感,怎么就不能当成主食,这是为何?”

  郑经无法给张有德解释营养成分,以及人体更加需要脂肪和蛋白质,而不是红薯主要的淀粉成分。

  只能用最简单的话解释道:“人要想长得强壮,就要多吃肉食,这就是草原的百姓普遍比我们汉人强壮的原因。

  诸位都见过西夷,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