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我是她妈妈_九零小城姑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重合,再一算,等回来时候,正好赶上祝贺的满月酒,青叶眉头这才舒展了几分。

  青叶单位要出国的四个人都要去办护照,上车之后简单介绍认识了一下。青叶就和祝良坐了,其他四个同事坐在附近座位。

  祝良就忍不住留意青叶另三个同事,这是要和青叶一起远赴他乡的人啊,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里都会朝夕相处。当班主任常需要洞察学生,现在祝良把这职业技能用到青叶同事这儿了。

  两个男同事都是设计师。一个年龄大的易设计师,50多岁的样子,中等身材,话不多,说话慢悠悠、软绵绵的,看起来比较温和。

  第二个年轻设计师叫小山,比祝良稍微大些,细皮嫩肉的又高又瘦,中间笑嘻嘻问祝良,青叶这么年轻漂亮,让她出去你放心?

  唯一一个女同事叫李英,是车间主任,脸上表情不多,看着有点恹恹的,偶尔笑一下,才显出那么一点儿活力。后来青叶说,她离婚了,有个儿子给了孩子爸。

  一路上四五个小时看下来,也没看出什么大毛病,都挺老练的,再看看带着耳机听磁带的青叶,哎,只有自己身边有个不谙世事的小白兔。

  到省城已经下午了,巧的是,青叶他们要住的宾馆和祝良开会的宾馆居然是同一家。

  小山就说了:“小夫妻都如胶似漆的离不开,青叶就和祝老师住去吧。”

  老易也说:“反正都在一个宾馆里嘛,不耽误办正事儿就行。”

  青叶红了脸,就跟祝良走了。

  老师们的待遇不错,两人一间,凑巧祝良那屋的老师没来。

  白天,青叶他们四个就拎着厚厚的资料去公安部门办护照,原以为已经准备的很充分,谁知道三番五次被指出来这不合格,那不齐备,这个章不行,那个标题不规范,四个人只好回来改的改,补的补。

  祝良那边内容简单,但很开眼界。

  听了省教育部门的介绍教育新动向,果然提到了部分学校改为农中,部分学校要被合并的事儿。

  有些名师传授了自己的讲课经验,一些班主任介绍了班级管理的技巧。

  这些人都是在一线教学多年又有真本事的人,祝良在他们面前只能算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他也就摆正态度,就带着本子认真听,认真记,前三天就没说过话。

  那天下午讨论古文教学,一群初中和高中老师都反应古文教学难,离现在太远,本身文字理解是难点,又常常需要背诵,学生都兴趣不高,听着听着都能睡着。

  祝良从初中时候就喜欢杜甫,几乎读遍了杜甫的诗,为了了解他,又看了不少唐朝相关的史书,他给报社投稿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和古文尤其是唐诗相关的内容。

  他知道学生爱听故事,那就投其所好,把知识融入故事,每次讲诗词,班里同学就兴致勃勃,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