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三章 入京师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之前,满清的主要人员已经后撤到了抚顺关。

  只要华夏军队再进行追击,满清会毫不犹豫地扎进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对于这一点,谢永常心知肚明,也得到了华夏王的秘密指示。

  华夏并不以彻底歼灭满清为目标,最理想的办法是将满清的主力驱赶到西北,为王先驱。让满清在中亚地区与准噶尔抢地盘,甚至与罗刹国争夺黑海周边肥沃的黑土地。

  甚至有的将领已经喊出兴武八年一统天下,华夏王登基称帝的口号。整个华夏上下都充满了乐观的心态,这种现象让郑经非常担忧。

  根据前线的汇报,郑经敏锐地发现满清根本就没有进行坚决的抵抗,大多数时候都是主动将城池让给华夏。

  郑经不用想也明白满清的用意是什么,无非就是拉长华夏的补给线,分散华夏的兵力。对于这一点,华夏陆军在推演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首先想到的应对办法就是海军沿着长江上溯,为陆军提供补给,只要拿下整个江西,南直隶与湖广就只能各自为战。

  身在金陵的喇布与从福建退到江西的杰书,要么选择退到武昌与图海的湖广大军合兵一处,要么就只能死守金陵,利用金陵的坚城消耗华夏军队。

  而满清方面的应对非常的彻底,那就是搜刮中原所有的财富,全部集中在关中,其他地区全部放弃,康熙的使者开始派向准噶尔,甚至派向了遥远的莫斯科。

  当满清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承天府,郑经思考多日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给康熙与噶尔丹和彼得一个合流的机会。

  若是一战能够将这三股势力全部打残,未来华夏西北至少能够保证上百年的安全,有这上百年的时间,华夏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积累。

  那个时候华夏早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整个世界都会在华夏的兵锋下瑟瑟发抖。

  整个兴武八年,华夏都在忙着巩固新占之地,湖广只给满清留下一座襄阳城,河南只留下一座洛阳城,其余黄河以东的土地全部落入了华夏手中。

  在金陵与京师光复之后,华夏内部立刻开始了迁都的议论,做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都城肯定不能建在海岛之上,如今两座华夏旧都光复,如何选择就成了华夏君臣的头等大事。

  金陵与京师各有优势,金陵的优势是地靠江南是天下膏腴之地,在此建都不必担心粮食供应问题,缺点是自古金陵建都者都不能长久,这座虎踞龙盘的雄城似乎受到了诅咒一般,不管是谁在金陵建都都不能熬过百年。

  京师北临幽燕形胜之地,易守难攻,距离草原很近,在京师周边驻军能够有效扼控草原,确保无草原边患。缺点是京师周边气候干旱,不足以承担供应京师百万人口的重任,粮食安全就成了京师的一大难题。

  不过京师的这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